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科技部〈关于进一步鼓励外商投资设立研发中心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办函〔2023〕7号)要求,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在本市集聚发展,推动实现外资研发中心数量能级双跃升,进一步畅通链接全球创新资源渠道,促进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支撑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国务院办公厅发布若干措施以支持此政策。
2023年7月,第三批北京市外资研发中心认定名单结果公告,落户北京的外资研发中心增加至73家。
政策内容
外资研发中心作为科技创新研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引进国际前沿技术和高端人才、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提升区域科技创新整体效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次起草的《北京市关于进一步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坚持“服务存量、吸引增量”“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全面服务、精准保障”的思路,从集聚高能级主体、推动高水平科技创新、提高研发便利化水平、加强全方位要素保障、强化保障体系等方面,共提出16条支持措施。
第一部分是支持外资研发中心提级扩容。对知名跨国公司和国际顶级科研机构首次在京落地实体化外资研发中心给予最高不超过5000万元资金支持;对升级为大区级、全球级研发中心,给予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资金支持;对外资研发中心在京落地的重大优质项目,按照“一项目一议”方式予以支持。
第二部分是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开展高水平科技创新。一是通过税收减免、研发激励、购置设备贴息等方式,推动外资研发中心加大研发投入;二是支持外资研发中心搭建创新服务平台,承担政府组织实施的各类自然基金项目和科技项目,深度融入我市创新体系;三是鼓励外资研发中心开展高价值专利布局和创制标准;四是鼓励外资研发中心构建创新合作伙伴关系,设立创新基金或成果转化基金,首发首展前沿科技成果,带动本地创新主体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第三部分是提高外资研发中心研发便利化水平。一是提出开放科研基础设施、访问国际学术网站安全保障服务;二是加强科研物资通关保障、进口物品“白名单”、优化入境检验检疫流程;三是推动研发数据有序跨境流动等优化监管、简化流程相关举措,打造更适合外资企业创新发展的国际环境。
第四部分是加强对外资研发中心全方位要素保障,包括人才、空间、金融三类保障共5条措施。一是开展人才专项引进、优化工作许可办理;二是支持人才资历互认和奖励;三是优化人才通关便利化服务;四是为外资研发中心的增量扩容项目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量身定制空间保障方案;五是将外资研发中心纳入我市金融服务平台,为外资研发中心开展科技创新、从事基础和前沿研究提供金融支持。
第五部分是强化保障体系。一是加强统筹协调方面,成立市级工作专班,将外资研发中心全部纳入市级“服务包”制度;二是推动政策落地方面,优化管理和服务,推动相关措施落实落细,实现政策直达快享。
研发中心认定情况
在2022年7月,首批29家研发中心成功通过认定,其中近七成集中在信息技术、医药健康、人工智能等产业领域,而这些企业在2021年的总研发收入更是超过了20亿元。紧接着,在2023年2月,第二批20家研发中心也如期完成了认定,同样有近七成集中在软件和信息服务、节能环保、人工智能等领域,其2022年的总研发投入更是高达89亿元。2023年7月,第三批24家研发中心完成认定,落户北京的外资研发中心数量达到73家。
根据公司注册信息,这些研发中心的分布结果显示这些中心遍布北京市的海淀(16家)、朝阳(9家)、经开区(7家)、顺义(6家)、昌平(4家)、石景山(3家)、大兴(2家)以及怀柔(2家)这八个行政区。其中,海淀地区数量最多,近1/3的研发中心都位于这里,而朝阳紧随其后。
经开区共有7家研发中心,包括阿斯利康医药(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小马易行科技有限公司、瓦里安医疗器械贸易(北京)有限公司、凤凰桥控股(北京)有限公司、北京电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李宁(中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以及心诺普医疗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顺义区拥有6家研发中心,分别是空客(北京)工程技术中心有限公司、威乐(中国)水泵系统有限公司、北京罗克维尔斯科技有限公司、默克雪兰诺有限公司、北京宝洁技术有限公司和碎得机械(北京)有限公司。
昌平区共有4家研发中心,涵盖北京诺和诺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保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诺诚健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及维泰瑞隆(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外资研发中心的布局显示出强烈的产业关联性和集聚效应。例如,昌平区的4家外资研发中心均专注于生命科学领域,这些企业集聚在昌平区的生命科学园附近。同时,怀柔区有两家外资研发中心,分别为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和玛氏食品(中国)有限公司,彰显了怀柔区日益增长的科研密度和重要性。据了解,怀柔科学城已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布局最完善的区域,吸引了国家级设施平台、研究机构、大学以及科技领军企业的快速聚集。典型例子就是北科建怀柔国际科创中心,其集结了国科科仪、国家电网、云创源科技、米格实验室、北京航安科创科技等重要企业,形成了高端仪器产业生态圈。
如果您有兴趣扩大在中国的业务并将业务流程数字化,但不确定从哪里开始,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的专家团队可以为您提供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所需的指导和支持。